时间: 2024-04-16 17:52:43 | 作者: 矿山设备系列
世界首发宽幅(640mm)最薄(0.02mm)的不锈钢箔材,填补了国内空白;成功研发出可用来生产圆珠笔的“笔尖钢”,实现了笔头用不锈钢材料的国产化,结束了中国高档笔用钢材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;成功研发出具有高耐蚀性、高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解镍板,并实现量产…经历了700多次的试验失败,攻克了170多个设备难题、450多个工艺难题,山西太钢“手撕钢”科学技术创新教育基地以一项项科技成果的转化,诠释着每一位科学技术创新人坚守产业报国的初心、勇担大国重器的使命。
“手撕钢”科学技术创新教育基地展馆面积约300平方米,依托太钢精密带钢公司现场生产车间建设,与太钢精密带钢公司现场生产车间形成了“独立展馆+生产现场”一体化流程展示。“独立展馆,位于我们的生产车间南面,分为总形象厅、宝武集团展区、太钢集团展区、精密带钢公司展区,预计2023年将完成设计和开工建设。由该独立展馆可立即进入精密带钢公司现场生产车间和展示区。展区将从历史沿革、产业布局、绿色低碳发展之路、创新工作平台及人才培育、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展示、企业荣誉、未来展望等多方面进行展示。”精密带钢公司团委书记、科技管理员郝雅丽介绍道。
从8号厂区大门进入,沿着同工艺路线精密吻合的展览路线参观。从主展台、轧机、清洗、光亮线到手撕钢卷展台、拉矫、纵切,参观者能够正常的看到2台四立柱20辊可逆冷轧机、2台全氢光亮退火线台精密纵切机组等国际先进装备。这些立足公司配备的全流程高等级精密带钢产品生产线,充分展示了基地在科学技术创新和生产能力上的实力。
宽幅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钢被公众形象地称作“手撕钢”,由于高端应用领域对其厚度、精度、板型、表面、性能的要求极高,工艺技术复杂,生产控制难度大。长期以来,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能生产。从2016年起,太钢组建宽幅超薄精密不锈带钢创新研发项目团队开展联合攻关。研发带头人王天翔也在2021年受聘为“山西省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”,他推出了设备功能精度、工艺控制精度的“双精度管理”。
“整个生产流程要连续经过5条生产线,首先冷轧生产线要把厚板轧薄,再进入光亮退火线反复加热轧到更薄,再到拉伸矫平线实现板型平整,还要通过去应力生产线消除箔材的应力,最后通过分条纵切线切割成用户要的尺寸。哪一条生产线上的哪一个设备或者工艺环节出了问题,箔材就会卡住走不下去。”郝雅丽不禁说起研发背后的故事,“碱液循环箱内有污垢,看似不影响正常使用,但对设备精度会有影响。王天翔就带头爬进去清理过。由于轧制油多年未更换,对产品表面上的质量和产品性能略有影响,但换一次要120万元,犹豫换不换时,王天翔说必须换,没有极致的管理就没有极致的产品。”
攻克“手撕钢”不仅要肯吃苦,还要敢创新,容失败。在研发团队的考核机制里员工只要完成1吨超薄精带,考核时就会按完成普通钢材的75吨计产。当试验失败召开专题分析会时,团队小组会坚持问题导向,将问题的分析直接写在一块白板上,整改落实到人。“但攻克‘手撕钢’绝非精带一家之功。”郝雅丽补充道,“省科技厅将此项目立为省重大科学技术专项,与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、北钢研等院所联合攻关。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了给‘手撕钢’提供更纯净的母材,王丽君教授率领研发团队常年奔波于北京和太原之间,为公司可以提供技术建议,而王天翔团队则将其转化为生产技术方案,这才有了我们如今的‘绕指柔’。”
“愿你们永葆好奇心想象力,扬起科学的风帆,星辰大海和未来都属于你们!”这是王天翔在进行公益科普时对青少年的希冀,也是“手撕钢”科学技术创新教育基地一直以来秉持的信念。为了更好传播“手撕钢”科研精神,基地优化人才配置,打造了一支直面受众、综合素养高的科学讲解团队,并构建了以综合管理、质量管理、安全管理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为支撑的人才储备体系。基地希望能够通过展品展示、科研团队故事展示、研发历程的文物资料展示、重大社会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展示等方面,多角度、沉浸式地传递精密带钢“手撕钢”科学技术创新精神。
近年来,基地开放合作深化“产学研用”,推动市场需求落实、科研成果转化,先后与华为、苹果、德国威茨曼集团、航天科技集团等多家科技型企业组织技术合作;与上海交通大学、太原理工大学、武汉科技大学等开展基础理论攻关;举办开展学术交流、科学研究、思政教育、社会实践、科普学习等多类型活动。
2018年至今,基地接待各省市党政机关、企业和事业单位、高校院所团体1286个,共计30000余人参加。“我们会在高端制造业、科学技术创新上不断勇攀高峰,在支撑先进制造业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。为基地弘扬科学家精神,传播科学思想作出重要贡献。”郝雅丽说。